2021年,江西省吉安市荣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数据显示,2021年,吉安市国控站点PM2.5浓度均值为27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3.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1%,较上年上升3.6%。数据“一升一降”表明,吉安市环境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气质”更加迷人。
近年来,吉安市按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要求,坚持抓早、抓实、抓准,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推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有升”,不断刷新“吉安蓝”。
实时盯控,精准预报
构建空地一体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截至8时,全市PM2.5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为81微克/立方米。”2022年1月4日,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今年首次环境空气质量预警。
吉安市大气污染防治驻点专家团队负责人刘华东介绍,“我们24小时不间断紧盯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点对点’预警,同时根据污染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
“在日常,我们执行一天一预报;在重点时段则加密发布,坚持一小时一播报,督促各地落实应急管控措施。”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胡少华介绍说。
为有效提升污染天气应对及污染过程分析能力,吉安市生态环境局与市气象局签署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合作协议,在气象条件预报、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联合发布、气象与空气质量数据共享、污染过程分析五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和成果应用,精细化分析污染成因,提高研判能力和决策水平。
此外,吉安市加强大气污染监测设施建设,在市中心城区建设11套乡镇(街道)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两套VOCS组分分析站、1套臭氧激光雷达等设备。全市建成国控站点4个、省控站点13个,基本形成空地一体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对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
一事一策,源头治理
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地见效
“您好,请把车辆停靠路边,配合我们检测尾气排放。”3月16日,吉州区生态环境、区交警部门联合在进入城区的金樟大道设置临时检测点,对过往柴油车进行路检,并开出了今年的首张罚单。“此车尾气超标两倍,依法处罚200元。”路检人员责令车主尽快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
针对移动污染源治理,吉安市始终保持严管高压态势,组织生态环境、交警、交通等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柴油车路检路查工作,对柴油车尾气进行检测,严控不达标车辆上路、进场作业。
这只是吉安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大气污染的一个缩影。胡少华介绍说,近年来,吉安市按照一事一策、源头治理的要求,聚焦VOCs、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源,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地见效,守护好蓝天白云。
吉安市加快推进涉VOCs企业治理,督促企业编制“一企一策”方案,采取原辅材料替代、工艺过程控制、末端深度治理等方式,推动大气污染靶向治理。实行绩效分级管理,按照黄、橙、红预警要求,对涉VOCs企业实施差异化应急管控,实现源头治理。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问题,吉安市中心城区坚持实行源头管控,对新设立餐饮场所严格落实街道、城管、市场监管、行政审批部门“四方联审”制度,实现餐饮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超98%。
据统计,去年以来,吉安市有效管控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68家;中心城区查处餐饮店200余家;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8156台,检测柴油车辆2593辆。对不达标的127辆车,依法处罚并限期维修到位。
聚力攻坚,保良争优
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
冬春季沙尘污染传输防控、夏秋季臭氧污染治理,是当前吉安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胡少华介绍说,在应对季节性、时段性污染天气上,吉安市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坐镇指挥,统筹调度,精准施策,聚力打好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实现保良争优。
如去年1月,受北方沙尘气团南下影响,全市颗粒物浓度急剧升高,吉安市政府相关领导亲自调度,全市“一盘棋”,落实严控施工工地扬尘、加密“洗城”频次等应急管控措施,全力减轻传输影响,实现了削峰保良。
而在夏季,受高温少云、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全省出现多次臭氧污染。吉安市生态环境局统一调度各县(市、区)生态环境执法力量,开展一线执法,督促落实机动车维修企业暂停喷涂作业、涉VOCs工业企业错峰生产、暂停沥青铺设等管控措施,强化臭氧污染治理,全年臭氧超标天数比上年减少了13天。
作为农业大市的吉安,农作物秸秆禁烧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主战场之一。为此,吉安市健全“市级统筹、县负总责、乡镇主体、村组巡防、农户联防”的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区、乡、村三级网格职能,采取“无人机+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巡查管控,确保野外“不点火、不冒烟”。
深化道路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吉安市大力推广“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环卫作业模式,强化清扫保洁;加大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开展督查检查、零点夜查等,严查施工及渣土车运输中的扬尘污染行为。同时,大力推广施工现场安装远程监控视频,全市78个工地实现联网对接,实时查看施工情况和扬尘情况,有效遏制了施工现场扬尘污染。
领导高位推动,部门聚力攻坚,吉安全境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2021年,全市县级以上城市PM2.5浓度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7.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7%,较上年同期上升2.7%,环境空气质量居全省第四。
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华程表示,下一步,吉安市将充分发挥驻点专家团队作用,依托大气综合监管平台,进一步健全大气污染防治运行机制,坚决打好蓝天提升攻坚战,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吉安常态。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