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三地生态环境部门以视频形式召开2022—2023年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重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2—2023年京津冀生态环境执法重点工作。
本次会议是连续第八年召开的三地联席会议,会议确定了《2022-2023年度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合联动执法工作方案》,明确了接下来一年将重点围绕大气、水、固废(危废)等3个方面开展联动执法,并明确了调研学习、联合执法、人员交流、吹哨报到4项机制和组织开展“两进三送”(进企业、进基层,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执法帮扶模式。
其中,在大气污染监督执法方面,三地将继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秋冬季大气、移动源超标排放等专项执法行动。
在水污染监督执法方面,加强密云水库、于桥水库、官厅水库、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水域水质保护,推进白洋淀入淀河流上下游及大清河、潮白河、永定河、滦河、大运河等流域沿线专项执法。
在固废危废污染监督执法方面,联合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持续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将医药、农药、化工等涉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列入检查内容,严厉打击不申报和非法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违法行为。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郭福吉表示,未来三地还将发挥执法联动机制作用,加强机制共建、信息共享、技术共用,实现优势互补,持续推进区域协作。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