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时讯     
ENGLISH
注册 | 会员登陆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 »热点新闻»【山西】山西10年修复生态:蓝天碧水青山渐成常态

【山西】山西10年修复生态:蓝天碧水青山渐成常态发布日期: 2022-08-11

天上蓝天白云成常态,地上一泓清水入黄河,民众身边处处绿色入眼帘。810日,在中共山西省委举行的中国这十年·山西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委书记林武如此描述山西10年的生态之变。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曾经一度因粗放发展欠下生态账。10年来,山西接力减污增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既算眼前账,更算长远账,蓝天碧水青山渐成常态。

林武介绍,山西通过“夏季臭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等行动,空气达标天数渐增。PM2.5浓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30+”,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占到72.3%,汾河流域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类以上。从芮城的圣天湖到右玉的苍头河,都能看到白天鹅驻足、休憩。林武说,10年来,山西每年造林都在4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连续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往粗放发展留下的伤痕正在逐渐抚平。

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1年,山西优良天数比例由65.7%提高到72.1%,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5%PM2.5年均浓度由55微克/立方米降低至39微克/立方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55.2%提高到72.3%

山西省省长蓝佛安说,经初步测算,山西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8.03%提升至2020年的23.57%,历史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未来,山西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发展,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

在治山方面,山西将以太行、吕梁山为重点,实施“三晋增绿”工程,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采煤沉陷区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不断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努力到“十四五”末森林覆盖率再提高2.5个百分点。

在治水方面,山西将以黄河、汾河流域为重点,统筹推进水资源、环境、生态协同治理,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努力把“水瓶颈”变成“水支撑”。

“在治气方面,山西坚持减排、治污、控煤、管车、降尘多管齐下,加快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加大城市建成区及周边污染企业搬迁力度,推进散煤治理、清洁取暖改造,加快运输‘公转铁’,持续开展‘夏季臭氧治理’‘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等,深化区域联防联控联治。”蓝佛安说,山西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扩大城市绿地,保护城市水体,让城市更加宜居。同时加大垃圾、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