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时讯     
ENGLISH
注册 | 会员登陆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 »热点新闻»本报评论:提高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需内外兼修

本报评论:提高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需内外兼修发布日期: 2024-03-22

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近年来,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短板。

一方面是硬件不硬,主要体现为预报系统较为单一,站点增多但作用未充分发挥。

一些城市采用动态统计技术,结合省级网络平台系统,主要依靠工作人员根据经验填报基础背景数据,系统再自动生成结论,最后人工修正上报。这套系统在特殊时段,如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期间、夏秋季臭氧高发期等,各项数据的准确性难以达到预期。

经过几年的建设,各地各种类型的自动监测站点日益增多、功能日趋完备,但仍有一些站点还停留在重建设、轻应用、管理分散的阶段,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数出多门也达不到建、管、用一体的目的。当前气象背景资料基本出自各级气象部门,各地自动监测站点的数据也各有管理者,还未打通数据流通途径。加上环境信息资料数据库、数据关键处理、应用程序、动态统计、预报模型尚未统一,预测预报未能形成一张网。

另一方面是软件较弱,主要体现为机构设置、人员水平、工作制度等方面的不足。

各地虽大部分预测预报职能都有相关负责科室,但并非其主业。相关科室原有业务也比较繁重,对预测预报工作的投入相对有限。对于不少工作人员来说,预报预测工作都是新的领域,相关经验和业务水平不足。

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目前还处在注重硬件建设的阶段,在专项能力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广泛适用的人才发展和储备培养机制,基层仍然缺乏相关人才。由于事权划分的影响,外聘服务团队、地方生态环境部门、驻地方预报中心之间仍然存在沟通上的壁垒,影响了预测预报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

笔者认为,提高空气预测预报能力需要内外兼修。

一方面要外强技术。不管是动态还是静态统计方法,都基于人为经验,为消除其弊端,就要不断丰富预测预报模型和方法。要不断学习国内外各种先进预测预报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和需求,在现行上报平台系统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本地的预报模型。学习气象部门开发“GFS天气预报模型”的有效方式,借助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方法,不断优化预报超算模型。进一步盘活数据信息,从建设站点、管理站点向最终使用、分析、挖掘站点数据推进,不断提高对气象、生态环境等数据的收集汇总整理运用能力。

另一方面要内练真功。要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水准,重视人才选拔和队伍建设。特别是在省级层面,各驻地预报中心在各地选人用人过程中应予以把关指导,积极引进专门人才,弥补预测预报人员不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梯次老化等不足,以稳定有序的队伍支撑事业长足发展。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到相关高校、单位和发达地区开展学习交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持续性。与气象部门加强合作,不仅要请气象专家现场参加分析会商,而且应选派预测预报人员到气象部门学习气象资料收集分析应用的方法。要提高预报工作者的复盘能力,通过对每次污染过程的反观、反思、反省,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今后做出更精准的预测预报。

[来源:中国环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