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时讯     
ENGLISH
注册 | 会员登陆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 »热点新闻»【浙江】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创新监测手段,共绘浙江蓝天

【浙江】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创新监测手段,共绘浙江蓝天发布日期: 2024-03-30

大气监测点位多、因子多、要求高是开展浙江杭州亚运会生态环境保障工作的首要难题,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迎难而上,自主创新、规划设计建设超级监测站,以精准预报实现精准管控,保障亚运会会期PM2.5日均浓度不高于2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再次刷新了浙江省大气监测的历史数据,这个由208人组成的集体刚刚也获得了“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

“几百个监测指标,用以往的监测手段很难针对亚运会期内复杂的情况给出高效实时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蔡文祥告诉记者。鉴于监测实际需求的复杂性,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借鉴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生态环境保障工作的成功经验,有了建立一个超级监测站的打算。“超级监测站什么样?没有任何参考依据和标准,那我们就自己设计规划。”

建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监测站,实际上,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早就做好了准备。早在2021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就锚定“以精准预报支撑精准管控”的目标,提前谋划编制《亚运环境质量监测和会商预报方案》,高标准建设亚运环境保障指挥中心。通过反复地选点比较、采购设备、安装集成以及调试,历时4个月,在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杭州亚运空气质量保障核心超级监测站落地建成。

“在设计建设超级监测站时,我们就把具备常规六参数、颗粒物化学组分、光化学、大气氧化性和颗粒物理化特性等监测功能的多种在线测量设备统合在同一个监测站内。通过全省多参数、高精度、立体化的大气复合监测网络耦合模式系统,将浙江省1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划分为1万多个3kmÍ3km的网格,超级监测站作为监测网络中的重要一环,为区域排放的精准锁定提供了更高效、更科学的指导作用。”蔡文祥说。

有了超级监测站这个“超级武器”也让监测技术人员从“看不见的战场”转向了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和科学预测。“超级监测站让我们更加快速、有效地获得了海量的数据,我们能够比以往更加科学、精准地分析我们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精准发现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前做到靶向施控。”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监测部徐冰烨说。“同时,我们还完善了集卫星遥感、高位瞭望、无人机、走航监测和地面监测于一体的天空地立体化环境监测体系,通过智能化集成分析手段,实现了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全要素、多维度和多场景的实时动态分析。”

王晓元是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环境预报小组中的一员,设备调试期间对他来说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他告诉记者:“调试期间,超级监测站所在的亚运空气质量保证核心区域,模型预报结果显示空气质量存在短时超标的风险,经预报小组加密研判,时刻紧盯站点监测数据变化情况,每小时开展一次预报,提前锁定杭州市富阳区某工业园区存在排放不规范的情况,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就出动对该园区进行了核查,核实无误后针对性加强管控。”

监测先行、执法核查、科研保障、督察跟踪,监测数据最终以精准预报实现了精准管控。“通过超级监测站的大气复合监测网络和我们建立的模式排放反演系统,可以对污染排放高值区域进行来源反向追踪,能够让我们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点穴式布控,以最小的管控代价达到最优的管控效果。”王晓元说。

实现精准管控后,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并未就此止步。经历了亚运会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工作的实战,也让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培养了一批监测分析、预报评估、污染溯源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积累和丰富了重大活动生态环境保障实战经验,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也乘势而上,出台了《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改革实施方案》,以改革求发展。

“我们将坚持人才强站战略,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储备库,推进上挂下派,同时发挥‘首席专家’的领雁作用,重点攻关全省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难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落地,让创新转化成发展的新动能。”蔡文祥说。

用创新引领发展,是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在新征程上回答的“发展之问”,也是守护蓝天的时代新篇。天空蓝不蓝,靠的不是天公作美,而是事在人为,创新监测手段,推进数智化转型,蓄积发展新动能的绿色故事在浙江仍在继续。

[来源:中国环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