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时讯     
ENGLISH
注册 | 会员登陆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 »联盟动态»联合国WIPO GREEN 城市加速北京试点 绿色成果转化清华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联合国WIPO GREEN 城市加速北京试点 绿色成果转化清华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25-10-09

2025 年 9 月 26 日,联合国 WIPO GREEN 城市加速北京试点绿色技术成果转化清华大学专场活动在清华科技园圆满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指导,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启迪之星、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服务业促进会联合主办。活动还得到了清华大学法学院、宁德时代集团、协鑫集团等伙伴的支持。来自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和绿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计40余位出席了本次闭门活动。

嘉宾致辞环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GREEN 绿色技术与研究负责人 Peter Oksen 首先发言。他指出:“北京不仅是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加速项目在中国的第一个试点城市,也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加速项目全球的首个城市试点。北京试点始于四年前的2021年,项目的框架与执行方法学也是我与创蓝联盟的解洪兴主任共同设计开发的。今天,我很荣幸跟大家宣布,北京试点的工作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加速项目中最成功的试点之一,鉴于北京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上海、重庆、广州、海南等许多地区都有意愿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加速项目合作推进这项工作。中国在全球绿色技术发展中已经是引领者,我们也非常期待在北京与其他城市试点里识别的创新科技,能够在中国的更多城市以及在其他国家进行应用,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陈威指出:“到今年9月,北京市有效的绿色技术发明专利数量是6.7万件,年均增速是14.6%。绿色技术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有近200家。自2021年北京开展WIPO GREEN全球首个城市试点以来,我们已经看到取得的可喜成效:技术对接网络初步搭建、中国绿色科技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辅导专项(IPMC)助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升级以及绿色技术落地应用实现实质性突破。项目累计促成了多组技术合作的备忘录,已经有四组对接落地应用。在WIPO GREEN项目推进过程中,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资本和产业方缺一不可。很高兴在今天下午看到这些相关方都有代表出席,预祝大家在这次活动中都有所收获。”

启迪控股高级副总裁、启迪之星常务副总经理、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服务业促进会理事长王永瑞表示:“欢迎大家来到清华科技园参加今天的活动,今天的活动聚焦绿色科技——这个领域也是我们重点参与和关注的领域之一。启迪系统性地参与清华大学在能源清洁技术,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协助企业市场拓展,寻找资本。启迪投资孵化的企业也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个非常好的成绩,比如海博思创、亿华通等等。今天活动有很多关注知识产权的环节,这个内容非常重要,我们也希望能够借助知识产权相关各方的力量,推动园区的创新创业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而去推动技术演进和行业的发展。”

本活动同时也是“为绿色的未来而创新”IP培训第九期活动。邀请了清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秘书长洪燕女士做了题为“绿色科技企业出海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主题演讲,并邀请了创蓝联盟主任解洪兴先生做了题为“绿色科技企业的IP战略,打造新质生产力”的专题培训。

洪燕提出:“早期中国主要是产品的贸易出口,后来有大量的海外工程承包,现在大量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这样的背景之下,特别急需具备支持中国绿色企业海外发展的知识产权人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清华大学在2023年签署了合作协议,启动了“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联合培养硕士项目。我们将以这个项目的基础,进一步提升清华大学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以及我们培养的人才和绿色技术出海发展需求的匹配度。”

解洪兴指出,中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专利全球占比已从2016—2022年的31%攀升至2023年的45%,许多技术已从“追随者”变为“引领者”,但部分产业却陷入“内卷”困境。他认为,破局关键在于从追求“降本增效”转向构建“差异化优势”,企业必须善用知识产权工具打造具有排他性的商业壁垒,创蓝联盟正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合作,通过知识产权战略培训、IP战略加速营等工作,支持科创期与成长期的绿色科技企业建立IP战略,布局和管理IP资产,形成价值品牌,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活动邀请了来自宁德时代集团与协鑫集团的代表分享绿色技术创新进展、趋势与需求,为技术供需对接搭建桥梁。

协鑫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宋赟波介绍,创立 35 年的协鑫集团聚焦可再生能源,以 “科技、数字、绿色” 战略为核心,旗下 4 家上市公司协同发展,致力于成为绿色能源行业可持续标杆。宋赟波重点提及技术突破:协鑫自主研发的 FBR 颗粒硅历经多年技术攻坚实现稳定量产,凭借低碳优势获下游主流客户广泛认可,为光伏产业链降碳提供关键支撑;其钙钛矿技术从早期研发线逐步迈向 GW 级量产,组件转换效率与尺寸规格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加速推动光伏技术迭代升级。此外,集团构建AI智能体升级平台,推出“AI+虚拟电厂”“AI+灵活性资源平台”等实际应用产品,同时积极寻求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推动数字化技术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深度落地。

宁德时代集团专利合作部部长周勇介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2011 年从 ATL 动力电池部门独立创立,2018 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业务涵盖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与循环回收:动力电池市占率连续 8 年全球第一,推出神行超充电池(充电 10 分钟续航 400 公里)等产品,服务特斯拉、宝马等车企;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 4 年全球第一,应用于多国大型储能项目;子公司邦普循环构建回收闭环。公司在全球有十三大生产基地,含 3 座 “灯塔工厂” 与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海外多座工厂推进中。累计研发投入超 700 亿元,专利超 3 万项,并推进 2025 年核心运营碳中和目标。

绿色技术解决方案展示与讨论环节,多个优质绿色技术项目集中亮相,特邀点评嘉宾从多维度进行点评指导,为技术优化与落地提供建议。

浙江糖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张维展示了 “生物基呋喃新材料技术”,他介绍:“该技术以农林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化学或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基呋喃新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新能源等领域,具有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优势。目前,技术已完成千吨中试放大,正在建设万吨产线,希望能找到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工作,替代传统化工材料,减少环境污染。”

清源合一(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杰带来 “创新磁悬浮惯量飞轮储能技术”。她表示:“该技术创新性突破传统调相机低惯量与有功支撑缺失技术瓶颈,解决新能源电网直接机械惯量、频率/电压暂态支撑问题,在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挑战形势下,该技术弥补了传统火电机组退出后支撑与调节资源的空白,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惯量缺失、短时频率与电压支撑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压舱石”技术。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技术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为储能行业发展提供新选择。”

北京石岱重储科技有限公司 CEO 张宇展示了 “创新重力储能技术”,他提到:“重力储能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环保安全等优势,可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问题。目前,我们已完成关键技术研发,正在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期待能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加快技术商业化进程。”

北京圣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炳利介绍了 “柔性铜铟镓硒 (CIGS) 薄膜太阳能发电组件”,他表示:“该组件具有轻、薄、柔的外观特性,并具有弱光性能好,性能稳定无衰减,柔性可弯曲,重量功率比高,转换效率优异等特点,可应用于便携移动能源领域、个人消费领域、应急和军事领域以及建筑光伏一体化等场景,将引领柔性光伏组件巨大的蓝海市场。当前,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希望能借助此次活动,拓展市场渠道,推动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丁昳婷(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合伙人):今天展示的四项绿色技术,精准契合产业转型核心需求:生物基呋喃新材料突破传统化工依赖,磁悬浮飞轮与重力储能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柔性太阳能组件拓展光伏应用场景,是技术硬核与市场需求共振的典型。本次活动聚焦领域精准,活动搭建了优质交流平台,项目兼具技术深度与落地能力,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为校友创业生态注入新活力,值得持续关注。

赵礼杰(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既是保护创新的“盾牌”,也是保障企业商业运营自由与安全的“武器”。今天的四项技术在技术创新上各有突破,但要在商业化过程中稳健运营,均需构建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比如储能技术的核心设计、柔性太阳能组件的工艺改进,都需通过技术秘密保护与专利布局协同管理的方式进行创新保护。建议科创企业从创立之初就以商业价值为导向,将知识产权合规管理嵌入到包括研发在内的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让知识产权真正赋能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商业经营。

张梦龙(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绿色技术的全球竞争力,始于高质量知识产权布局与运营。今天的四项技术覆盖材料、储能、光伏领域,专利策略需匹配技术特性与市场布局。生物基呋喃新材料应构建“核心+外围”专利网,储能技术需关注跨领域专利协同,柔性光伏组件要重视海外专利布局。希望校友企业依托清华创新生态与WIPO GREEN平台资源,将技术创新转化为高价值专利资产,让绿色技术在知识产权护航下实现全球落地。

此次联合国 WIPO GREEN 城市加速北京试点清华专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绿色技术成果展示与交流提供了优质平台,更推动了政、产、学、研、投多方资源的深度整合。活动还邀请到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国新基金、国电投智源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联通资本、启迪之星创投、北航投资、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能源报的相关代表。本次活动也是“为绿色未来而创新”绿色科技知识产权活动的第九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