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98个市级单位的预算和“三公”情况昨天同步公布,预算支出总额超过1300亿元。北京市医管局今年支出总预算超过319亿元,继去年之后再次在全市各部门居首。北京市公安局“三公”预算居首,达到1.48亿元。
其中治霾研究新增预算1400万
作为北京治堵一揽子政策中的一部分,低排放区和拥堵费一直关注度非常高,市交通委今年低排放区和排污拥堵收费支撑技术研究应用示范项目预算高达3500万。此外,还有两项预算数额特别巨大,疏堵工程预算达2亿元,2014年出租小轿车临时燃油补贴高达7.24亿元,每辆出租车平均一年11000元左右。科委在新能源汽车研究方面也有大投入,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预算4000万。
雾霾治理方面北京今年投入力度也非常大,环保局预算和去年相比,新增大气污染防治类研究项目预算1413.08万,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专项保障经费项目预算404.7万,2014年市属单位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项目(年初批复部分)预算8000万。此外,环保局今年还新增水环境保护类研究项目,预算也高达1126.51万。
此外,还有节能减碳投资多达1.6亿元
从各部门预算支出具体项目来看,和去年相比,北京市发改委新增不少项目,比如随着国家城镇化规划发布,北京也新增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研究与编制工作经费的预算,为45万元,新机场办2014年度运行费也首次纳入预算项目,全年300万元。京津冀一体化研究在预算中也有体现,今年新增了京津冀城市群综合交通通道规划布局研究,预算76.5万。记者注意到,发改委预算项目中有一项数额特别巨大,北京市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年初预拨)达到1.6亿元。
对于1.6亿元的能源计量基础能力建设预算,该负责人称,围绕全市“六位一体”节能减碳基础能力建设的整体部署,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契机,利用2年左右时间,以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含)重点用能单位为工作对象,完成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能力建设工作,发挥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综合统筹和市场引导与带动效应,通过实施全市600家左右重点用能单位的计量器具完善配置与智能化升级工程,实现用能单位一、二级(水、电、气、热)计量器具与市节能在线监测服务平台实现有机衔接、互联互通,着力提高本市能源计量工作的基础能力和能源管理综合水平,同时结合本市实际,完善计量数据采集标准规范。为保障全市能源安全,建设综合示范城市提供数据化和智能化支撑。
(新闻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