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青岛市“六项治理”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工作指挥部召开全体会议。青岛市将于8月至11月上旬在市区开展“扬尘整治百日行动”,集中各级各部门的力量,采取挂牌督办、联合执法等方式,对市区扬尘污染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治,坚决扭转PM10上升趋势,¬打好扬尘整治翻身仗,第三季度取得明显成效。
青岛市上半年,尤其是六项治理以来,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建设部门制定了扬尘治理工作导则,将扬尘控制费用纳入工程造价和招投标报价;开展工地扬尘检查751个次,下达整改单332份,处罚工地104个次;督促建筑工地完善抑尘设施建设,全市已有16个施工现场建设了喷胶固化设施,360 个施工现场建设了车轮冲洗装置,156个施工现场建设了视频监控设施并联网;完成裸露土地绿化557处420公顷,市政部门规范建筑垃圾运输特许经营,总计727辆运输车施行密闭化运输及GPS定位装置,开展运输车辆检查3985车次,扣车95辆,罚款166起;组织各区对344条道路实行机械化清扫、洒水和高压冲洗。李沧区关停了枣山路、天水路、铁路北站周边43家砂石企业,崂山区关停了中心城区6个非法石子加工厂。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上半年,市区空气PM2.5浓度同比改善8.5%,超过年度改善6%的目标;SO2同比大幅度改善30.5%;五级(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同比减少10天。但1-7月, PM10除市北区略有改善外,各区均恶 化。据悉,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涉及部门多,污染来源面广量大,治理后反复性大。前期,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建设部门多次进行现场督查,从督查情况看,青岛市扬尘污染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多个扬尘污染的重灾区;二是建筑渣土的开挖、运输、处置过程扬尘问题突出;三是部分单位未落实扬尘治理主体责任。有的施工单位对治理扬尘污染敷衍应付,堆土仅覆盖临近道路一侧,有的扬尘问题在整改后不久又恢复原状,部分支路、小路仅清扫垃圾,不清理积土,暴雨过后道路上积攒的泥土清扫不及时;道路撒漏清理南北城区差距大,主次道路保洁水平不平衡;四是存在管理盲区,裸露的临时道路缺乏扬尘标准,建筑运输车辆在沙土道路上通行,扬尘污染严重。
下一步,青岛市将奋力攻坚治理扬尘污染。一是开展扬尘污染重点区域集中攻坚。针对黄岛南港区、市北欢乐滨海城、铁路沿线、环湾路周边、李沧娄山后、崂山啤酒城、城阳双元路以西、市南团岛等扬尘污染重点区域,每个片区逐个攻坚,彻底改变区域污染状况。二是开展扬尘污染重点行业集中整治。规范石子加工厂、混凝土搅拌站、土方堆放场,使其合理选址、合法经营,完善扬尘污染防治设施。对扬尘防治设施不到位的加工厂,责令停产整改,对无合法手续的石子加工厂、混凝土搅拌站坚决关停。三是开 展扬尘整治专项执法。加大监督检查频次,采取联合执法、错时执法、视频监控等方式,对渣土车运输撒漏、不冲洗车轮、随意倾倒、建筑工地道路未硬化、堆土未覆盖、出入口保洁不到位等扬尘污染现象严管重罚,按照罚则上限处罚;对工业企业物料堆场扬尘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加密巡查,对无扬尘防治设施或扬尘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限期整改。四是提高完善治理标准。制定完善暂时无法硬化的临时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提高次干道清扫冲洗标准和支路保洁标准,组织标准宣贯培训;扩大裸土绿化面积,对裸露土地进行一次再排查,对近期不开挖的地块,采用低成本草种进行简易临时绿化。五是开展有奖举报,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新闻来源:青岛市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