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简报》第15期以一个专题简报刊登《合肥市多措并举推进秸杆禁烧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抓科学部署,明确目标任务。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精神,4月25日,合肥市政府印发《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合政秘[2014]71号)。《意见》明确,要着眼全市域秸秆禁烧,围绕城市郊区、机场周边、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旅游景区等,划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重点区域,严格落实禁烧措施,坚决杜绝秸秆随意焚烧现象。
二是抓组织领导,层层签订禁烧责任状。市、县、乡(镇)三级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组,做到机构、人员、职责、经费“四落实”,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调度”。4月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县、乡、村干部秸秆禁烧工作千人动员大会,会上,市委书记吴存荣、市长张庆军亲自作工作部署,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秸秆禁挠和综合利用工作责任书。5月5日全省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5月8日迅速召开全市午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调度会,全面贯彻落实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5月30日,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午季秸秆禁烧调度会,参会人员从重点禁烧乡镇扩大到5县(市)所有乡镇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会议宣布从即日起,全市实行全域禁烧。各县区、开发区也先后召开了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层层签订禁烧责任状,明确禁烧责任,落实禁烧措施。
三是抓宣传友动,营造浓厚氛围。今年午季,全市张贴《市政府秸秆禁烧通告》3万份,发放《市环保局秸杆禁烧告示信》70万份,编印《2014年合肥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手册》3000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手册》1000份,悬挂标语条幅24098条,出动流动宣传车856辆,发送手机短信40万人次,乡、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宣传禁烧政策,兑现奖补资金,签订禁烧承诺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秸秆禁烧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集中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和各地经验做法。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农委、市环保局配合,成立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宣传组,大力开展“秸秆禁烧记者行”活动。5月22日和5月27日,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到肥东县和肥西县,对油菜秸秆机械化还田、无人机监测首飞、三河镇联收联耕服务新模式和联户联保管理新机制进行了集中采访和专题报道。对于6月15上午严重的雾霾污染天气,组织了十余家新闻媒体,对各地秸秆禁烧工作进行了暗访和督查,没有发现秸杆焚烧现象。
四是抓网格化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市督导、县(区)负责、乡(镇、街道)为主、村(居)落实、组管片、户联防”的原则,全市共建立一级管理网格103个,二级网格1465个,三级网格30189 个,落实监管人员4万多人,布置秸杆堆放点2万多个,成立应急队和搬运队2512个18518人。禁烧期间,三级网格责任人24小时在岗在位,采取“人盯人、人盯地、人盯秸秆”的方式,全时段、全天侯、全区域的死看硬守。肥西县三河镇把监管重心下移,探索了联户联保管理新机制,由镇政府与联户联保牵头人签订责任书,所有联保户相互监督、共担责任,一旦发生焚烧现象,将扣发所有联保户秸杆离田还田补助,如果所有联保户都没有焚烧秸杆,不但及时发放离田还回补助,还按每户40元给予牵头人奖励。今年,全市还加强了对种植大户的管控,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村居与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签订秸杆禁烧责任书,安排专人看守,一旦发生焚烧情况,严惩不贷。
五是抓多途径利用,实现秸杆转化增值。全市大力推进秸秆肥料化还田、饲料化(基料化)利用、能源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和集中化储运“五大秸秆利用工程”。把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为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加强农机作业管理,严把收割粉碎和旋耕还田环节,未安装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不得在划定的还田区域内作业,控制机收留茬高度不超过10厘米。为推进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工作,全市确定21 个行政村为联收联耕试点村,由村统一组织机械,对行政村内小麦、油菜实行统一收割粉碎、统一旋耕还田。肥东县针对老式收割机没有粉碎装置的现状,县财政专门安排100 万元,支持加装秸秆粉碎装置,确保小麦秸秆能够机收粉碎。据统计,全市午季油菜机收还回率达到40%,小麦机收还田率达85%。
六是抓政策落实,忠民利民促增收。2014 年合肥市秸秆禁烧实施意见中,调整完善了涵盖秸秆粉碎还田、搬运离田、联收联耕、收购储运、压块、气化利用等一系列奖补政策。据统计全市各级共投入午季秸秆禁挠和综合利用资金2.1亿元,相当于过去五年投入的总和。其中,省下拨午季禁烧资金3029万元,市投入2100万元,县配套4991万元,乡镇投入10924万元。将秸秆离田还回补助由去年的每亩20元提高到每亩30元。部分乡镇在省、市、县的补助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秸杆离田还田补助标准,达到50 元/亩以上。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因地制宜,采取回头发放、现金发放、打卡发放的方式,已将秸秆离田还田补助兑现到位。
七是抓巡查督查,为口大执法力度。自5月15日起,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农委、市环保局等20多个市直部门组成的5个督查组、2个巡视组,实行驻县、驻乡、驻村24小时督查巡查。市环保局成立了执法巡查组、现场执法组、执法督导组的三级两层环保执法体系,落实“田主责任追究制度”和“黑斑倒查制度”,一旦发现火点或黑斑,严格追究焚烧人和网格责任人责任。尤其对下雨前、上半夜、收工时、放水前等关键时段和集中种植区、薄弱区等关键地段,加大督查巡查和执法检查力度。禁烧期间,市环保局12369每天24小时受理群众举报做到投诉举报件件查处到位,回复到人。截至目前,全市环保系统共出动巡查执法小纽约2100余次,执法人员约5315余人次,车辆近1500台次。发送禁烧情况预警通报短信41条。全市环保系统对违规焚烧秸秆105人给予共计20700元的罚款,有效遏制焚烧秸秆行为。
八是抓考核奖惩,完善激励机制。继续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市)按1个重点禁烧乡镇10万元标准给予奖励、区(开发区) 10万元奖励;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力,辖区内有50%以上重点禁烧乡镇发生焚烧秸秆的,直接定为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不合格县(市、区),取消其秸秆禁烧奖励;导致大面积焚烧秸秆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市、县财政逐级收回秸秆离田还田补助资金。各县(市、区)也出台了考核奖惩办法,对各禁烧乡镇进行考核、奖励和处罚。为强化工作纪律,市纪委先后印发了《关于严格贯彻执行全市农作物秸杆禁烧纪律规定的通知》(合纪发[2014]13号)和《关于加强秸杆禁烧巡视督查和问责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并造成后果的,按照干部管理职责权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新闻来源:合肥市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