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习近平在APEC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他讲道:这几天我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希望雾霾小一些,以便让各位远方的客人到北京时感觉舒适一点……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
习近平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就明确提出了这个概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习近平现场即席演讲:“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可见,对于蓝天绿水,多少年来,习近平的思想发展创新、一脉相承。
这些天,习近平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的空气质量如何,这对地方官员而言,何尝不是一个榜样和启示?何尝不是官员执政为民所具备的必修课?
凡事皆有因果。雾霾频袭,空气质量糟糕,总是有污染源的。中国版图是由大大小小的行政区域拼成的,假如每一个地方都能将污染源控制住,“APEC蓝”焉能不常驻?青山绿水焉能不会重返?
一个地方官员每天早起第一件事看空气质量,下决心整治污染源,前提是须有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假如“唯GDP至上”,甚至将GDP增长当成个人升迁的垫脚石,而对地方百姓缺乏感情,缺少社会担当,总是心怀“我升迁之后,哪管地方雾霾滔天”的畸形心理,谁敢奢求他们每天第一件事会去看看空气质量呢?!
当然,期盼“APEC蓝”常驻,每一个地方都能有蓝天碧云,除了地方要加强社会管理、下猛药治理各类污染源外,关键还要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技术革新等根本问题入手,实现标本皆治。
(来源: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