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气污染的紧箍咒正变得越来越紧,“十三五”期间将有更多污染物被纳入国家约束性减排指标。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3日获悉,环保部于近日发布《2015年上半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综述》。综述显示,目前,环保部已起草完成了“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思路方案,初步提出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线,实施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总量双控、协同控制,实施分区域、分行业差别化总量控制要求,加强污染物排放浓度、速率、总量的时空精细化减排管理的总体思路。
环保部透露,纳入国家约束性减排指标的主要污染物和削减比例等内容,已作为“十三五”环保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建设的内容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初步确定的在保留现有4项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十三五”环保规划有望将更多的污染物纳入国家约束性减排指标。同时,还将选择1~2个流域开展总氮、总磷总量控制试点。
目前,被纳入国家约束性减排指标的主要污染物有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首先被纳入国家约束性减排指标。2011年,作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第一年,氨氮和氮氧化物亦被纳入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十三五”期间,VOC被纳入国家约束性减排指标的可能性较大。
VOC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种污染物是PM2.5和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具有生理毒性,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
柴发合指出,目前国家重拳治理PM2.5,但要根治雾霾,将VOC纳入国家约束性减排指标就势在必行。
PM2.5和臭氧已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柴发合曾提醒,冬季北方需关注PM2.5污染问题,南方夏秋季节要特别关注臭氧污染。六七月份,由于日照较强,温度较高,许多城市的臭氧已超过PM2.5,成为首要大气污染物。
排放VOC的重点行业包括包装、印刷、石化、人造革、涂装等行业。今年6月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联合印发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确定今年10月1日,在石油化工行业和包装印刷行业试点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
今年5月上旬,环保部曾开展“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编制好‘十三五’环保规划”大讨论。强调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要紧紧扭住环境质量改善这个核心,按照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管理现代化思维做好顶层设计,切实提高污染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5月下旬,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环境规划院组织召开了“十三五”大气污染减排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研讨会,研究探讨“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减排指标目标、控制思路、技术路线、途径模式、技术方法,以及如何与环境质量改善紧密衔接等。
环保部一人士对澎湃新闻网(www.thepaper.cn)表示,具体哪些污染物会被纳入约束性减排指标,当时讨论中争议很大,没有定论。更重要的是,争论主要是环境管理思路上的争议,而非具体因子之争。
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一位官员告诉澎湃新闻,新增污染物指标及削减量都还在讨论中,没有最终定下。
(新闻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