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公报(2015)》,并邀请专家向大众解读日前发布的《中国温室气体公报(2014年)》。两份公报显示,受气候变化、厄尔尼诺等因素的影响,与世界趋势相同,2015年成为中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并且,不利的气候条件助推了2015年冬季雾霾事件的高发。
此外,根据日前发布的《2014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在中国观测站测得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年平均浓度已经略高于全球平均值;并且,北京观测站数据高于青海观测站数据,印证了人类和自然活动对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影响。
2015年史上最暖
在中国,2015年气温是196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2015年全国平均气温10.5℃,较常年偏高0.95℃以上,为历史最高值。
全国大部气温偏高0.5℃,其中东北北部、西北大部、黄淮东部及内蒙古等地偏高1-2℃。
极端高温情况,全国高温日数,华南南部和新疆的年高温日数总体偏多5-10天,江南、江汉、重庆南部等地偏少5-15天。在夏季,新疆高温日数达到21天,比常年同期偏多7天,偏多1.5倍,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天数。
夏季,长江中下游以及重庆、贵州北部等地方气温偏低,长江中下游出现凉夏现象。 降水总体较常年偏多3%左右。降水空间、时间分布不均匀。
在世界范围内,2015年全球温度也是130年以来最暖一年,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巢清尘表示,2015年年底,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巴黎协定开启国际气候治理新起点。
温室气体浓度超全球平均
2015年11月,在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14年WMO温室气体公报》之时,中国也发布了《2014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限排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的部分卤代温室气体等,
WMO的数据显示, 2014年全球范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再次突破了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点。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的平均浓度分别比1750年工业化革命前增加了43%、154%和21%。
《2014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则报告了中国的数据。在中国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测得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年平均浓度略高于2014年全球平均值,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
数据还显示,同时期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的大气二氧化碳、大气甲烷和大气氧化亚氮年平均浓度均高于瓦里关站同期观测值。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杨分析,这也反映出观测站及周边地区人类和自然活动对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影响。
气候成雾霾推手
公报显示,2015年出现了11次大范围、持续性的霾过程,且主要集中出现在年底的最后两个月。12015年11-12月,中国东部地区、京津冀等地经历了四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这四次过程中风速小,小风日数(小于2米/秒的天数)有44天,为历史同期的第四多;相对湿度值为73%,为历史同期最大。
其中,11月27号到12月1号的雾霾过程尤为严重,涉及华北、山东、河南,具有强度强、范围广、强浓雾与严重霾混合、能见度持续偏低、影响重等特点,是2015年最严重的一次雾霾天气过程。
大范围的雾霾过程实际上主要原因大部分跟排放还是有关系。国家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周兵介绍,气象条件是造成霾污染的一个外部因素,不利的气象条件主要包括静稳天气比较多,相对湿度大,吸湿作用比较明显等。
周兵还表示,雾霾多发也与气候有关系,厄尔尼诺能够造成全球气候异常,造成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弱,尤其是盘踞在北极川附近的冷空气不能下来,中高纬度表现出平直的东西向环流影响中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弱有关系,所以说厄尔尼诺某种程度上也会导致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偏弱。
巢清尘则分析,气候对大气环境容量的影响非常明显,据测算,京津冀地区总体大气环境容量较常年偏低,为1961年以来最低,北京市11-12月大气环境容量低于14吨/天/平方公里的静稳天气日数较近10年同期偏多55%,致使重污染天气频发。
大气环境容量指标,涵盖风、降水及通风量综合指数,《中国气候公报(2015年)》显示,2015年冬半年,京津冀地区平均大气环境容量为26.9吨/天/平方公里,较常年同期偏低21.0%,较近10年同期平均值偏低13.4%,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长三角地区为33.7吨/天/平方公里,较常年同期偏低11.4%,与近10年同期持平。珠三角地区为18.7吨/天/平方公里,较常年同期偏低38%,较近10年同期平均值偏低19.2%,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巢清尘强调,大气环境排放是主要因子,气象条件只是辅助。2015年排放虽然已经受到很大的控制,但有一些统计显示,总体排放在京津冀地区还是起了主要作用,加上厄尔尼诺等气候因素的影响,2015年京津冀地区冬季雾霾现象就显得更为严重。
(新闻来源: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