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盟发布了2015年进展报告,介绍了一年以来,联盟在联盟成员、专家、合作省市、伙伴的持续参与和支持下,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非常积极的工作进展。联盟指导委员会主席郝吉明院士对联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期许:“联盟成立三年以来,我们作为一个交流合作及智库平台,推动领域内科研机构、技术专家以及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社会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同时,联盟也比较关注大气保护领域的舆论热点,采取迅速行动,并对企业、地方政府,甚至对国家都提出了咨询建议。联盟也形成了一定的推动能力,积极推动了国际合作,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可。我们未来将继续围绕中国及全球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这个目标,引导相关的机构成员、地方环保部门和公众更科学、有效的参与到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工作中来。”
2015年的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联盟平台发展:
截止到新闻发布日,联盟已拥有108名注册专家、35个成员机构、33个合作省市和4个专业网络,发布了28份报告与海报。2015年,联盟举办了两期“清洁空气投资者沙龙”,向成员单位及订阅用户发送了6期电子时讯及23期新闻简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也形成了规律性的发布。
联盟报告:
在2015年,联盟主要发布了四个报告系列,并编制了7份报告,分别是:
·CAAC政策报告:《大气法修订建议汇编》、《“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战略建议汇编(讨论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实施的投融资需求及影响报告》。
·清洁空气管理报告:《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2015)》、《常州市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 (2015)》。
·中国清洁空气动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英文。
·绿色投资与技术分析报告:《VOCs治理:千亿投资空间》。
培训和相关活动:
2015年联盟成功支持了如下活动的举办:
·2015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之区域空气质量管理与技术交流专场;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管理培训会;
·作为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省市空气质量管理试点项目的一部分,联盟支持了天津、山西、深圳、常州、忻州等地的空气质量管理培训,各省市在2015年均开展了三次培训;
·第九届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暨2015空气污染控制成本效益、达标评估国际学术会议;
·“重现蓝天”之高校小额助成计划;
·绿色金融与治霾产业峰会;
·联盟还举办了首届“创蓝奖”清洁空气技术评选活动,并于2015年12月12日举办了首届“创蓝”国际清洁空气技术大会。
清洁空气管理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目前已经有5个清洁空气管理工具在联盟的平台上进行试用与推广,分别是:清洁空气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省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手册、技术与资金需求评估工具、清洁空气管理措施清单、清洁空气技术评估方法学。其中,清洁空气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与措施清单已在天津、山西、广东、江苏、深圳、太原、常州、忻州等试点省市开展了试应用,清洁空气技术评估方法学也在首届“创蓝奖”清洁空气技术评选活动中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