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时讯     
ENGLISH
注册 | 会员登陆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 »联盟动态»长三角如何实现空气质量达标?

长三角如何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发布日期: 2016-06-16

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区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近年来持续受到雾霾困扰。尽管自2013年落实大气“国十条”以来,各地空气质量均有改善,但2015年除舟山外其它地级市PM2.5年均浓度仍然高于国家标准。根据环保部在2013年提出的到2030年所有城市达到国家标准(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的要求,长三角地区在空气质量达标的路上依然任重道远。

2016年6月16日,中国清洁空气联盟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发布了由清华大学、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空气创新中心共同研究编制的《长三角如何实现空气质量达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也是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继今年2月发布《京津冀如何实现空气质量达标?》之后,针对长三角区域发布的又一份重要报告。本次报告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王书肖教授团队牵头完成,在报告发布会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付晓博士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剖析,同时,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指导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常务副系主任陈建民教授、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赵立建以及来自上海环境监测中心和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代表参与讨论,深度解读长三角地区的清洁空气之路。

《报告》首先建立了区域污染物排放预测模型和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ERSM),进而对长三角地区如何实现空气质量达标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同时实施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和最大潜力减排措施,才能实现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全面达标。

《报告》建议措施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是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变生活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是最大限度的全面实施和采用污染物控制技术。报告提出,要实现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达标,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需要降低到52%或以下,能源效率需要达到或基本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新能源车占轿车新车销售量的比例需要达到55%等目标。报告还就电力、工业、交通、溶剂使用、民用商用部门和生物质燃烧的污染控制技术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向及政策建议。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郝吉明院士总结到:这个报告的发布时机非常好,评估长三角空气质量如何达标。今年,受国家环保部的委托,中国工程院完成了大气十条执行两年多来的评估。评估发现要达到空气质量标准必须要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上下功夫,这两点正好也是现在长三角地区空气达标需要加强的方面。报告提到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做,一个是产业规模,第二是产业布局,第三是产业技术的进步;而能源方面,一方面要关注能源结构的清洁化,另一方面区域能源总量控制和提高能效也极为重要。

长三角的空气质量改善一方面需要加强政策的更新和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先进的清洁空气技术以支持政策的落地。在本次会议上联盟还对第二届“创蓝奖”国际清洁空气技术征集活动进行了说明。 “创蓝奖”面向国际征集最佳可行清洁空气技术以支持中国的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并为优秀的技术搭建起一条通向市场的“快速通道”。联盟希望通过“创蓝奖”的设立与推广,能够支持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尽早实现达标。

关于中国清洁空气联盟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由十家中国清洁空气领域的核心科研院所共同发起,拟为中国的省市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一方面以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理念、经验、技术、工具;另一方面,加强省、城市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协作。联盟的目标是支持中国的省和城市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公共健康的危害。联盟的参与方包括科研院所、相关省市、以及关注清洁空气的公益机构和相关企业等。

十家发起机构:清华大学、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环保部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人民大学

发起支持机构:能源基金会


更多信息:

联系人:王丽莎(高级项目经理)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

清洁空气创新中心

电话:010-65155838

邮箱: lisha.wang@iccs.or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24号东海中心709(100004)

点击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