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时讯     
ENGLISH
注册 | 会员登陆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 »热点新闻»今年前8月全国环保按日计罚金额4.8亿,河南独占四分之一

今年前8月全国环保按日计罚金额4.8亿,河南独占四分之一发布日期: 2016-10-12

10月12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国家环境保护部获悉,2016年1-8月各地《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执行情况以及与司法机关联动的情况中,全国实施五类(按日连续处罚、查封和扣押、限产和停产、移送拘留、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总数9932件。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448件,罚款金额超过4.8亿元。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各省按日连续处罚案件中,辽宁、内蒙古案件数分别排前两名,分别为54件和53件,罚款金额分别达8130万元和4275万元。而排名第三的河南省案件数虽然只有38件,罚款金额却超过1.2亿,约占全国罚款数额的四分之一。

河南洛阳一企业被罚近8000万元

澎湃新闻梳理公开信息发现,河南省超1.2亿的罚款金额大半源自洛阳市新安县的一家铝业公司。

据新华社、经济参考报2016年8月报道,因氮氧化物长期超标排放,仅1-6月洛阳香江万基铝业有限公司便被新安县环保局多次开出《按日连续处罚决定书》,罚款金额累计近8000万元。

由于2015年1月起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按日计罚金额并未封顶,依照河南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细则,环保部门每日按日计罚金额可在10万-100万元间浮动。

澎湃新闻此前曾报道,2015年几乎同期(1-7月),河南省按日计罚罚款金额也曾居全国之首(7479.96万元)。彼时,其按日计罚的处罚件数(51件)也排名第一。

“与2015年1-8月相比,各类案件数量均有所上升,执法力度持续加大”,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说。

田为勇介绍,具体来说,按日计罚案件数量上升11%,查封、扣押案件数量上升86%,限产、停产案件数量上升24%,移送拘留案件数量上升77%,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量上升14%。

山东滨州巨型污水坑案刑拘3人,网上追逃2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环保执法典型案例中,山东省两起非法倾倒案例均涉及刑事犯罪,社会影响巨大。

此次环保部提供的若干环保执法典型案例里,曾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山东滨州巨型污水坑事件也位列其中。

2016年3月,山东滨州“20亩耕地挖出30米深大坑灌满工业废水”引起舆论关注。经调查,位于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张侯村北(地处滨州博兴、东营广饶、淄博临淄三市县区交界处)的一个面积为28.3亩的土坑内,周边村庄部分生活垃圾曾持续多年非法在此倾倒。

调查显示,该土坑形成于1992年因经营不善关闭的窑厂,土坑一直作为村集体取土场。

博兴县店子镇、环保、公安等部门联合深入排查,已依法对窑坑周边 8 家“土小”和家庭作坊式企业进行了集中清理取缔,目前上述 8 家企业生产设施均已拆除完毕。

博兴县公安、环保等部门对涉嫌违法排污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当地公安、环保部门共查处环境违法犯罪案件4起,5名犯罪嫌疑人已刑拘3人,网上追逃2人,店子镇党委书记等4人被免职。

山东省莱芜被非法倾倒400立方米废液,10人被刑拘,人在逃

典型案例中,另一起涉及刑事犯罪的非法倾倒案也在山东。

2016年3月31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华泰矿业一巷道被发现有总量约400立方米的非法倾倒废液,另有腐蚀性强、强烈刺鼻气味。

经监测,废液PH值为0.64,废液中含有57种有机物、其他污染物32种;废气中含有苯、乙醚、丙酮等易燃易爆成分,华泰矿业因此停工停产。

针对该案件调查,莱芜市政府环保、公安、安监、卫生等多部门形成联合调查组参与调查,并多次组织化工、环保、安全等多领域专家对事故进行研究论证、确定处置方案。

通过在井下设置封闭墙、挖设2座900立方米应急处置池,同时在井上调集危化品运输车辆不间断将废液运走进行高炉焚烧,最终处置含酸废水2352.02吨,对巷道进行冲洗,监测数据恢复正常。

经审查,该酸性废液事故是不法人员倾倒所致。

目前,案件的1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另有1人逃逸,公安机关已上网追逃。

(来源: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