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进一步改善市区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市政府近日决定将本市市区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我市发改、工信、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对在禁燃区域内违法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行为,依法严格查处,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市政府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3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关于2022年度全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2023年环境保护主要目标明确,PM2.5浓度降至32微克/立方米左右,优良天数比率80%左右,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89%左右。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介绍,近年来,江苏全省上下坚决......
记者30日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22年该省共排查涉VOCs企业2580家,发现问题1328个,整改问题1285个。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邹新介绍,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多轮疫情冲击和极端干旱天气等多重超预期考验,江西生态环境部门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推进......
从2022年底到2023年初,长达11天的“跨年霾”,到3月份的严重沙尘污染,经过十年的污染治理,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但在不利气象条件下,重污染天气过程依然时有发生。今年一季度,PM2.5等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反弹。面对较为严峻空气质量改善形势,中国如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十年来空......
“今年,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28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他表示,将通过工程减排、企业合规合法达标排放减量等,“以更多确定性的污染物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发展带来的排放......
3月28日,国家航天局在京发布了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首批影像成果。首批影像成果包括全球臭氧柱浓度监测图、全球二氧化氮柱浓度监测图、亮温监测图、海冰监测图、高光谱数据立方体图等高光谱数据图像,展现了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在温室气体探测、内陆水体水质定量遥感监测、地物精细分类、矿产资源......
3月28日电 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十年的成效。刘炳江表示,2013年—2022年,十年间我国的GDP总量增长了69%,PM2.5浓度下降了57%,实现了十连降,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二氧化硫浓度达到了个位数。其中,北京市201......
中国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28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国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下降了92%。十年间,中国实现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发展中国家。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中国......
减污降碳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需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在政策规划、行动措施和科学评估层面同时发力。笔者通过梳理当前我国减污降碳协同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深化减污与降碳融合的建议,以期为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效能提供参考。现阶段减污降碳协......
3月28日,记者从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22年,河南优良天数达242天,多于国家目标8天;重污染天数9.9天,低于国家目标0.3天,此外还有多项环境指标达历史最优。在气象条件较2021年同期明显不利的情况下,2022年河南圆满完成国家和省定的各项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