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行为能耗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5%—50%,要实现“双碳”目标,居民生活等消费端的碳减排不容忽视。为此,广东、浙江、上海、四川、河北等地陆续推出了包括个人碳账户在内的碳普惠措施。9月4日,家住浙江杭州西溪诚园的李先生,在小区的菜鸟驿站取完快递后,就随手把包装快递......
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2021年,京津冀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63%,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减少88%。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框架下,京津冀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有效破解空气污染物长距离跨区域传输影响难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这是记者5日从2022年北京国......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结构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应对国内国际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北......
财政部日前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报告》介绍,上半年,安排大气污染防治资金300亿元,同比增长9%;扩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支持范围,通过竞争性评审遴选确定青岛、......
甘肃省嘉峪关市严格落实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据了解,1月—7月嘉峪关市空气质量良好,PM2.5浓度均值为20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均值为5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83天,优良天数比率为86.3%。面对大气污染防治新形势,嘉峪关市聚焦大气治理新目标,多措并举、综合......
生态环境部通报2022年7月和1—7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0%,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PM10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2%;O3平均浓度为1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5.0%;SO2平均浓度为......
记者31日从总部位于深圳的中集集团获悉,近日,中国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简称“项目”)在四川德阳正式投入运行。据介绍,中集安瑞科旗下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为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研发建造了该项目的核心储能专用装备。此次供货的项目为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
为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福建省泉州市石狮生态环境局创新监管方式,借助科技赋能,强化网格化监管,助力大气污染精准溯源管控,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今年石狮市废气污染投诉明显下降,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达标率为100%。石狮市充分发挥网格化环境监管调度指挥中心作用,利用网格员熟悉辖......
陕西省日前出台《环境空气臭氧预报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内首个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技术地方标准。据了解,自2015年起,针对臭氧规范化预报方法及流程缺失等问题,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多项省部级项目资助下,历经多年科技攻关和业务实践,总结臭氧人工预报经验,研发臭氧人工......
尽管今年上半年臭氧的浓度有所反弹,但对于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研究,生态环境部门的脚步从未停歇。“研究表明,臭氧浓度与VOCs和NOx排放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臭氧污染防治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区域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迫切需要科技支撑。”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