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6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1-10月,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四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保持历史同期最优水平。其中,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4%,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氮(NO2)浓度分别为54和2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浓度为3微克/立方米。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鼓励有条件的行业率先达峰。《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
11月23日,生态环境部通报2022年1—10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17位。据悉,今年1—10月,南宁市空气质量较去年总体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5,同比改善3.2%。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1%,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
记者24日从青海省西宁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青藏高原最大中心城市——西宁市氮氧化物浓度同比下降23.5%。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反应的起始反应物,它和氧化亚氮在平流层对臭氧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是破坏臭氧层的重要物质。据介绍,西宁是青藏高原的门户和国家生态屏障,是高原上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地区......
生态环境部23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了10月和1—10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显示,10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8%,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8%;PM10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2%;O3平均浓度为128微克/......
作为中国科技服务全球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科考分队近期自主研发的“贡嘎”(GONGGA)大气碳反演系统,据全球碳计划(GCP)独立验证评估,2022年度首进全球碳计划并跻身其四大先进系统行列,为全球本年度碳收支计算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第二次青藏科......
11月18日17时,我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信息,从11月18日19时,启动重污染天气II级应急响应。记者从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获悉,预计,20日前我市空气质量以中到重度污染为主。21日起扩散条件略有好转11月18日10时,根据陕西省环境监测站、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和市“一市一策”驻点......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基本消除;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取得积极成效,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移动源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
11月16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为做好全省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该厅召开全省大气污染“冬防”工作推进视频会,要求各市州环保部门要以细颗粒物精准防控为主,统筹可吸入颗粒物和优良天数比率协同提升,努力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空气质量改善年度目标任务。据悉,为指导各市州做好冬季大......
为有效改善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确保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今年以来,遵义市生态环境局务川分局多举措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手段,助力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明执法,明确执法监管重点。明确全县重点污染源监管工作任务,将日常执法与“双随机、一公开”等工作有机结合,重点检查污染......